首 页
新闻中心
政策动向
课题研究
教研动态
科研成果查询
课题成果查询
教育评论
实验学校
留言板
教育评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评论
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系统科学总结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向全党全国全社会发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对于开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牢牢把握人的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培养什么样的人,攸关事业成败、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建设全局,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命题,反复强调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明确提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明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首次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了党在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抓住了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问题,抓住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事业发展必须牢牢抓住的灵魂,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强调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精准把握,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现实针对性,指导我们在新时期重塑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德才兼备的人才观,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广大青少年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二、明确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中国的土壤,只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才能根深叶茂,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大环境,只有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才会有勃勃生机,必须办出世界高水平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必须体现中国特色,把中国特色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底色。一是体现在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体现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坚持不懈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三是体现在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厚植中国文化底色和民族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多次强调国家富强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做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部署。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要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显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要具有国际视野,体现世界水平的远大目标。2014年和2018年在北京大学师生两次座谈会上强调“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表示要遵循教育规律,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指出“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中国发展越是融入全球、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迫切需要教育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就越要求教育以更强的竞争力支撑综合国力,就越要求具有国际影响力承担起更多全球使命。昭示我们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要求“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全面科学阐释了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评价标准,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实践方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

  三、全面开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坚定不移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各地各部门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责任,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做到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鼓励扩大社会投入,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改变“重硬件轻软件、重支出轻绩效”的现象,科学管理教育经费使用,更多向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上倾斜,持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投入,促进育人方式转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教育现代化的主旋律。一是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三是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出“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赋予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更高的要求,坚持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作。这就要求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致力于锻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是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新时代的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四个”引路人;二是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思想,把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着力补短板、增特色、促公平、提质量,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实现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一是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比例,适应“二孩”政策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努力破解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控辍保学工作,加快消除城镇“大班额”现象;三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依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提升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水平,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系统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着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一是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形成有利于科学育人的评价体系;二是要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是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优化教育系统生态。当今的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复杂,线上线下教育的竞争中,多种舆论场的交汇下,群众要上学、上好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社会对教育的期许也大幅提升。改善教育环境,营造风清气正公平优质的教育改革发展生态,一是要确保教育现代化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各级党委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二是全社会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教育发展,形成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合力;三是形成全党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教育,引导广大师生自尊自律,形成新的历史条件下尊师重教爱学的好风气,为学校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守正出新,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理念、丰富内涵、发展方式、动力机制,对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具有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高度的战略性,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体现了深刻的规律性,体现了突出的创新性,强化了政治自觉,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指南。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努力使教育现代化建设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发布日期:2024-04-20
 
 
通知公告
新闻中心
国际教育政策与研究研讨...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努...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
第二届“一带一路”教育...
第六届海峡两岸教育论坛...
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
“大中小(幼)一体化体...
国外高考改革进行时
科研经费怎么管才能没问题
筑牢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
友情连接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文化交流网
中国科教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知网
新闻出版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万方数据库
龙源期刊网
 
Copyright© 2018版权所有:中国科研信息网